联系我们CONTACT US

电话:0772-2825371

传真:0772-2821472

地址: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环大道167号

邮编:545001

毕生自修无尽期

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| 编辑: 管理员 | 日期: 2020-04-17 |  字体:T T T

一个人要成长进步,离不开长期的自我批判、自我反省、自我改进,最终实现自我完善。
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中写道,“凡人中寿七十岁,然而趋舍指凑,日以月悔也,以至于死,故蘧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春秋时期卫国人蘧伯玉,不断反省自己,到五十岁时仍在检讨前四十九年的错误,后世因而用“知非”代称五十岁。“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,反映的是自我批判、自我反省精神,是古圣先贤立身修德的重要方法,值得后世之人学习借鉴。

人非生而知之。吸纳万物,取长补短,改正缺点,无不需要蘧伯玉那样的自我批判。一个人缺少自我批判精神,就看不清差距、找不到不足,很难保持内敛务实的作风,可能会因为取得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、忘乎所以,可能会因为读过些书而自以为是、高高在上。长期坚持自我批判,才会有广阔的胸襟、博大的胸怀,听得进批评意见。正如哲人所言,我们能向前走多远,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。

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,但每个人都应有追求完美的自觉。很多历史人物,他们能留下丰厚的德业功业,与自我批判、自我完善是分不开的。曾子笃行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班超坚持“内省不疚,何恤人言”,欧阳修倡导“改过以自赎”……他们的反省和改进,正是他们成长进步、建立功业的基础。

《新唐书·郭子仪传》记载,郭子仪居功而不自傲,经常反省己过,多次请人批判自身不足。作为战将,郭子仪一辈子检点自己、省视自己,不愧为出将入相的楷模。晚清郑观应把郭子仪列为“大将”,盛赞其“省天时之机,察地理之要,顺人和之情,详安危之势”。郭子仪卓越的统帅与行军作战能力,离不开他的自我批判精神。

我们共产党人向来提倡并重视坚持真理、修正错误,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一定意义上讲,就是在践行“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的精神。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具有海纳百川的优秀品格,善于包容万物,勇于改正缺点错误,这与他们一辈子自我批判、自我反省是分不开的。

“灵魂之深处,自掘才可能。”自我批判,实质是一场灵魂斗争、思想革命。谢觉哉60岁生日时,谢绝一切亲朋好友祝寿,关起门来反躬自省。他在《六十自讼》中写道:“‘行年五十,当知四十九年之非’,那么行年六十,也应该设法弥补五十九年以前的缺点,能够对党有较多的贡献,这就是我今后的打算。”吴玉章在81岁生日时,一丝不苟地写下一篇《自省座右铭》:“年过八一,寡过未解,东隅已失,桑榆未晚。必须痛改前非,力图挽救,戒骄戒躁,毋怠毋荒,谨铭。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思想高洁、作风纯洁,就在于勇于批判、勇于反省,不断修正错误、完善自我。

当前,社会发展一日千里、日新月异,过去的观念、思维和做法,很多都需要修正,这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勇于批判自我,加强自我修养,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摒弃不足、提升自我。现实生活中,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愿省察自己,总认为自己是对的,听不进去批评意见,缺少包容之心。有的不愿接受批评,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,看不到自身的不足,在自以为是中“打转转”;有的行为固执,只愿固守自己那一套,不愿接受新事物,在形势发展面前落了伍。诸如此类,很容易陷于“自我为中心”不可自拔。

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,要坚持以自我批判促进自我进步。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发扬“毕生自修无尽期”的精神,省察自我,不断地改正自我,真正做到从思想、作风、行为上焕然一新。(桑林峰)

上一篇:孝悌何以为仁之本

下一篇:证券期货基金行业细化廉洁从业标准--划清底线强监管